那个让埃及足球骄傲又叹息的名字
2006年德国世界杯预选赛的最后一轮,当主裁判吹响终场哨音时,埃及国家队的更衣室里传来玻璃瓶砸碎的巨响。29岁的米多(Ahmed Hossam Hussein Abdelhamid,简称Mido)瘫坐在角落,用球衣蒙住了脸——这个曾被欧洲媒体称作"尼罗河马拉多纳"的天才射手,终究没能踏上世界杯的舞台。
阿贾克斯时期的惊艳绽放
2001年冬季转会窗,18岁的米多以创埃及球员纪录的200万欧元加盟阿贾克斯。时任主帅科曼回忆道:"他第一天训练就用脚后跟挑球过人的动作惹恼了后卫,但第二天就用大四喜征服了所有人。"在荷甲的处子赛季,这个梳着雷鬼辫的年轻人交出了12球9助攻的成绩单,包括对阵费耶诺德时那记被ESPN反复播放的40米吊射。
漂泊的俱乐部生涯
从马赛到罗马,再到热刺和米德尔斯堡,米多的转会费累计超过3000万英镑。但暴躁的脾气总伴随着他的高光时刻:2005年北伦敦德比中,他因与队友卡努特争抢点球发生肢体冲突,被时任热刺主帅约尔直接禁赛三场。前埃及国脚阿布特里卡曾感叹:"如果他的性格能像脚法一样细腻..."
赛季 | 俱乐部 | 进球数 | 经典时刻 |
---|---|---|---|
2003-04 | 马赛 | 19 | 欧联杯对阵利物浦梅开二度 |
2005-06 | 热刺 | 13 | 足总杯绝杀切尔西 |
永远的世界杯遗恨
2009年11月,在埃及与阿尔及利亚的世界杯预选赛附加赛中,米多因推搡对方教练组成员被红牌罚下。这个画面成为他国家队生涯的缩影——尽管保持着埃及历史第三射手的纪录(51场20球),却始终与世界杯决赛圈咫尺天涯。退役后转型解说员的米多曾在节目中哽咽:"我们那代球员本可以...但这就是足球。"
"他本可以成为非洲足球的旗帜,可惜总是和自己较劲。"——非洲足球名宿埃托奥评价米多
如今在开罗经营青训营的米多,总会在黄昏时独自练习任意球。那些划过天际的弧线里,或许还藏着2006年没能射向德国世界杯球门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