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2008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

2008年國際汽聯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賽季

車手冠軍:路易斯·漢米爾頓車隊冠軍:法拉利

上屆:2007

下屆:2009

各國賽事各季賽事支援系列賽:GP2系列賽(英語:2008 GP2 Series)歐洲BMW方程式(英語:2008 Formula BMW Europe season)

一級方程式主題

2008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2008 FIA Formula One World Championship),是由FIA舉辦的年度一級方程式賽車賽事。比賽時間為2008年3月16日至11月2日,共有18場比賽。總冠軍是路易斯·漢米爾頓,車隊總冠軍是法拉利車隊。

劉易斯·漢米爾頓奪得首個世界車手冠軍。

費利佩·馬薩以亞軍完成賽季。

奇米·雷克南以季軍完成賽季。

法拉利車隊奪得車隊冠軍。

目次

1 車手及車隊

1.1 車隊變更

1.2 車手變更

2 賽程表

2.1 賽程變更

3 規則變更

4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

4.1 分站成績

4.2 積分系統

4.3 車手積分榜

4.4 車隊積分榜

5 注釋

6 參考資料

車手及車隊

編輯

以下為參加2008年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的車隊及車手:[1]

車隊

製造商

底盤

引擎

輪胎

車手名單

測試/預備車手

No.

正賽車手

場次

萬寶路法拉利車隊

法拉利

F2008[2]

法拉利056

B

1

奇米·雷克南[3]

全部

盧卡·巴多爾[4] 馬克·吉恩[4]

麥可·舒密加[5]

2

費利佩·馬薩[6]

全部

BMW薩伯F1車隊

BMW薩伯

F1.08(英語:BMW Sauber F1.08)[7]

BMWP86/8

3

尼克·海菲爾德[8]

全部

克里斯蒂安·克萊恩[9] 馬可·阿斯梅爾(英語:Marko Asmer)[9]

4

羅伯特·庫畢薩[8]

全部

ING雷諾F1車隊

雷諾

R28(英語:Renault R28)[10]

雷諾RS27

5

費爾南多·阿隆索[11]

全部

盧卡斯·迪·格拉西[12] 羅曼·格羅斯讓[13] 山本左近[14]

6

尼爾森·小皮奎[11]

全部

AT&T威廉斯車隊

威廉斯-豐田

FW30(英語:Williams FW30)[15]

豐田RVX-08[16]

7

尼可·羅斯堡[17]

全部

尼可拉斯·賀根堡[18] 納拉因·卡蒂凱揚[19]

8

中嶋一貴[17]

全部

紅牛車隊

紅牛-雷諾

RB4(英語:Red Bull RB4)[20]

雷諾RS27

9

大衛·庫塔[21]

全部

塞巴斯蒂安·布米[22] 佐藤琢磨[23] 塞巴斯蒂安·勒布[24]

10

馬克·韋伯[25]

全部

Panasonic豐田車隊

豐田

TF108(英語:Toyota TF108)[26]

豐田RVX-08

11

雅諾·楚理[27]

全部

小林可夢偉[28]

12

提摩·格洛克[29]

全部

紅牛第二車隊

紅牛二隊-法拉利

STR2B(英語:Toro Rosso STR2)[30]STR3(英語:Toro Rosso STR3)[31]

法拉利056

14

塞巴斯蒂安·布爾代[32]

全部

不適用

15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33]

全部

本田F1車隊

本田

RA108(英語:Honda RA108)[34]

本田RA808E

16

詹森·巴頓[35]

全部

亞歷山大·伍爾茨[36] 安東尼·戴維森[37]

17

魯本斯·巴里切羅[38]

全部

超級亞久里F1車隊

超級亞久里-本田

SA08[39]

本田RA808E

18

佐藤琢磨[1]

1–4[a]

不適用

19

安東尼·戴維森[1]

1–4[a]

印度威力F1車隊

印度威力-法拉利

VJM01(英語:Spyker F8-VII)[42]

法拉利056[43]

20

艾德里安·蘇蒂爾[44]

全部

維塔托尼奧·柳齊[44]

21

吉安卡洛·費希切拉[44]

全部

沃達豐麥拉倫梅賽德斯車隊

麥拉倫-梅賽德斯

MP4-23(英語:McLaren MP4-23)[45]

梅賽德斯FO108V

22

劉易斯·漢米爾頓[46]

全部

佩德羅·德·拉·羅薩[47]

23

海基·科瓦萊寧[48]

全部

車隊變更

編輯

世爵車隊在收購米德蘭車隊僅僅一年之後再度轉手,由印度富商維傑·馬爾雅(英語:Vijay Mallya)與世爵車隊前任執行長米歇爾·摩爾(英語:Michiel Mol)牽頭的財團以8,800萬歐元的價格收購。[49] 車隊在2007年10月24日取得國際汽聯認可,並正式更名為印度威力車隊。維傑·馬爾雅(英語:Vijay Mallya)擁有的印度翠鳥航空在2017年12月31日宣佈終止與豐田車隊之間的合約,轉而贊助印度威力車隊。

世界拉力錦標賽車隊「Prodrive」在2006年4月28日獲得國際汽車聯盟的正式授權成為可以參加2008年一級方程式賽季的12支車隊之一,是唯一的新車隊。國際汽聯主席馬克斯·莫斯利解釋「Prodrive」獲選的理由是擁有良好的資金後援、科技水準和賽車經驗,該車隊主席大衛·理查(英語:David Richards (motorsport))曾經帶領過班尼頓車隊和英美車隊。[50] 不過由於在課製賽車問題上的爭議,理查在2007年11月23日宣佈「Prodrive」將不會參與2008年的一級方程式比賽。[51]

超級亞久里車隊退出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並且解散,原因是車隊在2007年底陷入財務困境,贊助商並沒有按照贊助協議支付贊助費用。[52] 曾經有來自印度的財團提出收購,但車隊不希望更變車手陣容而無法滿足財團開出的條件 – 簽下來自印度的納拉因·卡蒂凱揚作為正式車手。[53] 在3月10日,車隊宣佈了維持2007賽季的車手陣容:佐藤琢磨和安東尼·戴維森。[54] 後來車隊宣佈與Magma Group一項重大協議,以解決車隊的財務問題,但最終未能成事。結果車隊在2008年5月6日宣佈放棄參加餘下比賽,並即時退出一級方程式錦標賽。[55]

車手變更

編輯

兩屆世界冠軍費爾南多·阿隆索在一個賽季後離開麥拉倫車隊重返雷諾車隊。

海基·科瓦萊寧接替費爾南多·阿隆索的麥拉倫車隊席位,他在去年賽季同樣是接替了費爾南多·阿隆索的雷諾車隊席位。

另一位雷諾車隊車手尚卡羅·費希切拉加入剛改名的印度威力車隊,取代了山本左近。而山本左近則加入雷諾車隊,成為後備車手。

尼爾森·小皮奎加入雷諾車隊接替尚卡羅·費希切拉的席位。

拉夫·舒馬克在2007年12月參與了印度威力車隊一次不成功的測試後,離開了一級方程式賽事,轉戰德國房車大師賽。

2017年GP2系列賽冠軍提摩·格洛克結束BMW薩伯車隊的試車手身份後,加入了豐田車隊取代拉夫·舒馬克。

四屆全球方程式冠軍賽車系列賽(英語:Champ Car World Series)冠軍塞巴斯蒂安·維特爾加入紅牛二隊,取代加入印度威力車隊成為後備車手的維塔托尼奧·柳齊。

賽程表

編輯

在2007年10月24日發佈了2008年度賽程,新加坡大獎賽將成為一級方程式賽車中的首次夜間比賽。[56]

賽程

官方名稱

大獎賽

賽道

城市/地點

日期

時間

當地

UTC

1

ING澳洲大獎賽

澳洲大獎賽

墨爾本大獎賽賽道

墨爾本

3月16日

15:30

04:30

2

馬石油馬來西亞大獎賽

馬來西亞大獎賽

雪邦國際賽道

吉隆坡

3月23日

15:00

07:00

3

海灣航空巴林大獎賽

巴林大獎賽

巴林國際賽道

薩基爾

4月6日

14:30

11:30

4

西班牙電信西班牙大獎賽

西班牙大獎賽

加泰隆尼亞賽道

蒙特梅洛

4月27日

14:00

12:00

5

奧菲西石油(英語:Petrol Ofisi)土耳其大獎賽

土耳其大獎賽

伊斯坦堡賽道

伊斯坦堡

5月11日

15:00

12:00

6

摩納哥大獎賽

摩納哥大獎賽

摩納哥賽道

蒙特卡洛

5月25日

14:00

12:00

7

加拿大大獎賽

加拿大大獎賽

吉爾·維倫紐夫賽道

蒙特婁

6月8日

13:00

17:00

8

法國大獎賽

法國大獎賽

馬尼庫爾賽道

馬尼-庫爾

6月22日

14:00

12:00

9

桑坦德銀行英國大獎賽

英國大獎賽

銀石賽道

銀石

7月6日

13:00

12:00

10

桑坦德銀行德國大獎賽

德國大獎賽

霍肯罕賽道

霍肯罕

7月20日

14:00

12:00

11

ING匈牙利大獎賽

匈牙利大獎賽

匈牙利賽道

莫焦羅德

8月3日

14:00

12:00

12

西班牙電信歐洲大獎賽

歐洲大獎賽

瓦倫西亞街道賽道

瓦倫西亞

8月24日

14:00

12:00

13

ING比利時大獎賽

比利時大獎賽

斯帕-弗朗科爾尚賽道

斯塔沃洛

9月7日

14:00

12:00

14

桑坦德銀行義大利大獎賽

義大利大獎賽

國立蒙札賽車場

蒙札

9月14日

14:00

12:00

15

新加坡電信新加坡大獎賽

新加坡大獎賽

濱海灣市街賽道

濱海灣

9月28日

20:00[57]

12:00

16

富士電視台日本大獎賽

日本大獎賽

富士國際賽道

小山町

10月12日

13:30

04:30

17

中國石化中國大獎賽

中國大獎賽

上海國際賽道

上海

10月19日

14:00

06:00

18

巴西大獎賽

巴西大獎賽

若澤·卡洛斯·帕塞賽道

聖保羅

11月2日

14:00

16:00

賽程變更

編輯

在夜間舉辦的新加坡大獎賽,將在濱海灣市街賽道上進行。

新加坡獲得一紙自2008年起舉行五年一級方程式大獎賽的合約,新加坡大獎賽將在由KBR公司所設計的街道賽場上舉行,並且是一級方程式賽車首次在夜間比賽。[58][59]

西班牙瓦倫西亞街道賽道自2008年起接手歐洲大獎賽,原先的舉辦地點霍肯罕賽道將和紐柏林賽道交替輪流主辦德國大獎賽。

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賽道從2008年的賽程中除名,但不排除未來再度舉辦大獎賽的可能性。[60]

規則變更

編輯

統一的標準電子控制器──各車隊必須使用指定的引擎控制單元操控引擎和變速箱,由微軟製造的標準電子控制器將取消使用包含循跡控制系統、起跑輔助系統、發動機制動等電子輔助裝置;但車隊可以對每一個轉速的空燃比作調整。(技術規則第8.2條)[61][62]

長壽引擎──車隊只能繼續使用研發凍結前官方所核准的引擎,且轉速被限制不得超過每分鐘19,000轉。同一引擎依舊必須連續使用兩場比賽,但不懲罰賽季中第一次未依時程更換引擎。第二次起,若在排位賽前更換引擎,罰退十位;若在排位賽開始後更換,罰退至最後一位起跑。(技術規則第5項、競賽規則第28.5條)[63]

長壽變速箱──同一變速箱必須連續使用四場比賽(僅週六和週日),若未依時程更換變速箱,罰退五位;但車隊可以更改變速箱的齒比和尾齒去適應每一條賽道不同的要求。(競賽規則第28.6條)[64]

生物燃油──賽車所使用的燃料至少必須含有5.75%的生物質汽油。(技術規則第19.4.5條)[65]

加強對駕駛艙的保護──車架上緣必須高於基部655毫米(約較去年高出20毫米),並且必須維持此高度至少270毫米長。此項措施的目的是加強對駕駛頭部的保護。(技術規則第13.1.1條)[66]

限制車身材質──只能使用指定的材料製造賽車。(技術規則第15.1條)

禁止備用車──比賽時每支車隊至多只能擁有兩輛賽車,任何包含引擎、前懸吊系統、車體、散熱器、熱交換器的組裝零件將被認定是一輛賽車。(競賽規則第28.1條)[64]

普利斯通是2008年至2010年賽季的唯一指定輪胎供應商。[67]

輪胎使用限制──每位車手在週五自由練習時最多只能使用兩套乾胎。大獎賽期間,每位車手至多只能使用14套乾胎、4套雨胎和3套極端雨胎。如同軟胎,普利斯通將在極端雨胎上使用白色線條記號作為區別。[68]

排位賽流程──排位賽的三個階段現在分別被改為20分鐘、15分鐘、10分鐘。為了避免車手在第三階段消耗燃油,因此縮短時間,並且將不會在排位賽結束後補回車手在第三階段用去的汽油。(競賽規則第29.1條、第33條)

測試限制──2008年間,所有比賽車隊的測試里程被限制在30,000公里。[64]

分站成績及積分榜

編輯

分站成績

編輯

賽程

大獎賽

桿位

最快圈速

冠軍車手

冠軍車廠

報告

1

澳洲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海基·科瓦萊寧

劉易斯·漢米爾頓

麥拉倫-梅賽德斯

報告

2

馬來西亞大獎賽

費利佩·馬薩

尼克·海菲爾德

奇米·雷克南

法拉利

報告

3

巴林大獎賽

羅伯特·庫畢薩

海基·科瓦萊寧

費利佩·馬薩

法拉利

報告

4

西班牙大獎賽

奇米·雷克南

奇米·雷克南

奇米·雷克南

法拉利

報告

5

土耳其大獎賽

費利佩·馬薩

奇米·雷克南

費利佩·馬薩

法拉利

報告

6

摩納哥大獎賽

費利佩·馬薩

奇米·雷克南

劉易斯·漢米爾頓

麥拉倫-梅賽德斯

報告

7

加拿大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奇米·雷克南

羅伯特·庫畢薩

BMW薩伯

報告

8

法國大獎賽

奇米·雷克南

奇米·雷克南

費利佩·馬薩

法拉利

報告

9

英國大獎賽

海基·科瓦萊寧

奇米·雷克南

劉易斯·漢米爾頓

麥拉倫-梅賽德斯

報告

10

德國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尼克·海菲爾德

劉易斯·漢米爾頓

麥拉倫-梅賽德斯

報告

11

匈牙利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海基·科瓦萊寧

海基·科瓦萊寧

麥拉倫-梅賽德斯

報告

12

歐洲大獎賽

費利佩·馬薩

費利佩·馬薩

費利佩·馬薩

法拉利

報告

13

比利時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奇米·雷克南

費利佩·馬薩

法拉利

報告

14

義大利大獎賽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奇米·雷克南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紅牛二隊-法拉利

報告

15

新加坡大獎賽

費利佩·馬薩

奇米·雷克南

費爾南多·阿隆索

雷諾

報告

16

日本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費利佩·馬薩

費爾南多·阿隆索

雷諾

報告

17

中國大獎賽

劉易斯·漢米爾頓

劉易斯·漢米爾頓

劉易斯·漢米爾頓

麥拉倫-梅賽德斯

報告

18

巴西大獎賽

費利佩·馬薩

費利佩·馬薩

費利佩·馬薩

法拉利

報告

積分系統

編輯

前八名車手可獲得分數。[69]

名次

冠軍

亞軍

季軍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七

第八

積分

10

8

6

5

4

3

2

1

車手積分榜

編輯

名次

車手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1

劉易斯·漢米爾頓

1

5

13

3

2

1

Ret

10

1

1

5

2

3

7

3

12

1

5

98

2

費利佩·馬薩

Ret

Ret

1

2

1

3

5

1

13

3

17†

1

1

6

13

7

2

1

97

3

奇米·雷克南

8†

1

2

1

3

9

Ret

2

4

6

3

Ret

18†

9

15†

3

3

3

75

4

羅伯特·庫畢薩

Ret

2

3

4

4

2

1

5

Ret

7

8

3

6

3

11

2

6

11

75

5

費爾南多·阿隆索

4

8

10

Ret

6

10

Ret

8

6

11

4

Ret

4

4

1

1

4

2

61

6

尼克·海菲爾德

2

6

4

9

5

14

2

13

2

4

10

9

2

5

6

9

5

10

60

7

海基·科瓦萊寧

5

3

5

Ret

12

8

9

4

5

5

1

4

10†

2

10

Ret

Ret

7

53

8

塞巴斯蒂安·維泰爾

Ret

Ret

Ret

Ret

17

5

8

12

Ret

8

Ret

6

5

1

5

6

9

4

35

9

雅諾·楚理

Ret

4

6

8

10

13

6

3

7

9

7

5

16

13

Ret

5

Ret

8

31

10

提摩·格洛克

Ret

Ret

9

11

13

12

4

11

12

Ret

2

7

9

11

4

Ret

7

6

25

11

馬克·韋伯

Ret

7

7

5

7

4

12

6

10

Ret

9

12

8

8

Ret

8

14

9

21

12

尼爾森·小畢奇

Ret

11

Ret

Ret

15

Ret

Ret

7

Ret

2

6

11

Ret

10

Ret

4

8

Ret

19

13

尼可·羅斯堡

3

14

8

Ret

8

Ret

10

16

9

10

14

8

12

14

2

11

15

12

17

14

魯本斯·巴里切羅

DSQ

13

11

Ret

14

6

7

14

3

Ret

16

16

Ret

17

Ret

13

11

15

11

15

中嶋一貴

6

17

14

7

Ret

7

Ret

15

8

14

13

15

14

12

8

15

12

17

9

16

大衛·庫塔

Ret

9

18

12

9

Ret

3

9

Ret

13

11

17

11

16

7

Ret

10

Ret

8

17

塞巴斯蒂安·布爾代

7†

Ret

15

Ret

Ret

Ret

13

17

11

12

18

10

7

18

12

10

13

14

4

18

詹森·巴頓

Ret

10

Ret

6

11

11

11

Ret

Ret

17

12

13

15

15

9

14

16

13

3

19

吉安卡洛·費希切拉

Ret

12

12

10

Ret

Ret

Ret

18

Ret

16

15

14

17

Ret

14

Ret

17

18

0

20

艾德里安·蘇蒂爾

Ret

Ret

19

Ret

16

Ret

Ret

19

Ret

15

Ret

Ret

13

19

Ret

Ret

Ret

16

0

21

佐藤琢磨

Ret

16

17

13

0

22

安東尼·戴維森

Ret

15

16

Ret

0

名次

車手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顏色

結果

金色

冠軍

銀色

亞軍

銅色

季軍

綠色

得分區

藍色

無積分完賽

無成績完賽(NC)

紫色

未完賽(Ret)

紅色

未獲參賽資格(DNQ)

未獲排位賽資格(DNPQ)

黑色

取消資格(DSQ)

白色

未起跑(DNS)

賽事取消(C)

淡藍色

只參加了練習賽(PO)

周五測試車手(TD)-自2003年起

空白

沒有參加練習賽(DNP)

禁賽(EX)

沒有到達 (DNA)

在賽事開始前退出(WD)

粗體 - 桿位

斜體 - 最快圈速

註記: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車隊積分榜

編輯

名次

車隊

車號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1

法拉利

1

8†

1

2

1

3

9

Ret

2

4

6

3

Ret

18†

9

15†

3

3

3

172

2

Ret

Ret

1

2

1

3

5

1

13

3

17†

1

1

6

13

7

2

1

2

麥拉倫-梅賽德斯

22

1

5

13

3

2

1

Ret

10

1

1

5

2

3

7

3

12

1

5

151

23

5

3

5

Ret

12

8

9

4

5

5

1

4

10†

2

10

Ret

Ret

7

3

BMW薩伯

3

2

6

4

9

5

14

2

13

2

4

10

9

2

5

6

9

5

10

135

4

Ret

2

3

4

4

2

1

5

Ret

7

8

3

6

3

11

2

6

11

4

雷諾

5

4

8

10

Ret

6

10

Ret

8

6

11

4

Ret

4

4

1

1

4

2

80

6

Ret

11

Ret

Ret

15

Ret

Ret

7

Ret

2

6

11

Ret

10

Ret

4

8

Ret

5

豐田

11

Ret

4

6

8

10

13

6

3

7

9

7

5

16

13

Ret

5

Ret

8

56

12

Ret

Ret

9

11

13

12

4

11

12

Ret

2

7

9

11

4

Ret

7

6

6

紅牛二隊-法拉利

14

7†

Ret

15

Ret

Ret

Ret

13

17

11

12

18

10

7

18

12

10

13

14

39

15

Ret

Ret

Ret

Ret

17

5

8

12

Ret

8

Ret

6

5

1

5

6

9

4

7

紅牛-雷諾

9

Ret

9

18

12

9

Ret

3

9

Ret

13

11

17

11

16

7

Ret

10

Ret

29

10

Ret

7

7

5

7

4

12

6

10

Ret

9

12

8

8

Ret

8

14

9

8

威廉斯-豐田

7

3

14

8

Ret

8

Ret

10

16

9

10

14

8

12

14

2

11

15

12

26

8

6

17

14

7

Ret

7

Ret

15

8

14

13

15

14

12

8

15

12

17

9

本田

16

Ret

10

Ret

6

11

11

11

Ret

Ret

17

12

13

15

15

9

14

16

13

14

17

DSQ

13

11

Ret

14

6

7

14

3

Ret

16

16

Ret

17

Ret

13

11

15

10

印度威力-法拉利

20

Ret

Ret

19

Ret

16

Ret

Ret

19

Ret

15

Ret

Ret

13

19

Ret

Ret

Ret

16

0

21

Ret

12

12

10

Ret

Ret

Ret

18

Ret

16

15

14

17

Ret

14

Ret

17

18

11

超級亞久里-本田

18

Ret

16

17

13

0

19

Ret

15

16

Ret

名次

車隊

車號

巴林

西

巴西

積分

顏色

結果

金色

冠軍

銀色

亞軍

銅色

季軍

綠色

得分區

藍色

無積分完賽

無成績完賽(NC)

紫色

未完賽(Ret)

紅色

未獲參賽資格(DNQ)

未獲排位賽資格(DNPQ)

黑色

取消資格(DSQ)

白色

未起跑(DNS)

賽事取消(C)

淡藍色

只參加了練習賽(PO)

周五測試車手(TD)-自2003年起

空白

沒有參加練習賽(DNP)

禁賽(EX)

沒有到達 (DNA)

在賽事開始前退出(WD)

粗體 - 桿位

斜體 - 最快圈速

註記:

† – 未完成賽事,但完成原定賽程90%,因而有排名。

注釋

編輯

^ 1.0 1.1 超級亞久里車隊於2008年5月6日宣佈退出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並且立即生效。[40] 一天後,車隊便進入行政管理階段。[4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2008 FIA Formula One Entry List. FIA.com. 4 January 2008 [4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5 January 2008).

^ Ferrari unveil the F2008. formula1.com. 6 January 2008 [5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9 January 2008).

^ Ferrari confirm Räikkönen, Massa for '07. formula1.com. 10 September 2007 [5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October 2007).

^ 4.0 4.1 Ferrari Team Profile. Formula 1.com. [2008-03-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8).

^ 2008 Team Preview - Ferrari, BMW Sauber, Renault. formula1.com. 2008-03-11 [200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2-01).

^ Ferrari extend Massa's contract to 2010. formula1.com. 16 October 2007 [24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November 2007).

^ F1.08 a 'radical evolution', says Rampf. formula1.com. 14 January 2008 [5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January 2008).

^ 8.0 8.1 BMW Sauber retain Heidfeld and Kubica for 2008. formula1.com. 21 August 2007 [6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9 February 2008).

^ 9.0 9.1 Klien and Asmer join BMW Sauber as test drivers. formula1.com. 2008-02-04 [2008-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7).

^ R28 designed for optimum tyre performance. formula1.com. 31 January 2008 [6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 February 2008).

^ 11.0 11.1 Alonso to partner Piquet at Renault for 2008. formula1.com. 10 December 2007 [6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December 2007).

^ Di Grassi named third driver at Renault. Yahoo Sport. 2008-02-08 [2008-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 Romain Grosjean looks forward. Yahoo Sport. 2008-01-31 [2008-0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8-21).

^ Renault signs Yamamoto as test driver. formula1.com. 2008-02-04 [2008-02-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06).

^ New Williams breaks cover in Spain. formula1.com. 21 January 2008 [6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anuary 2008).

^ Toyota engines for Williams in 2007. formula1.com. 27 July 2006 [20 October 2006]. [失效連結]

^ 17.0 17.1 Williams confirm Rosberg, Nakajima for 2008. formula1.com. 7 November 2007 [8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9 November 2007).

^ Hulkenberg confirmed as Williams tester for 2008. formula1.com. 2007-12-14 [2008-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0-03).

^ Karthikeyan Williams tester for 2008. formula1.com. 2008-03-11 [2008-03-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0).

^ Red Bull debut the RB4 at Jerez. formula1.com. 16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January 2008).

^ Red Bull confirm Coulthard for 2008. formula1.com. 6 July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March 2008).

^ Buemi confirmed as Red Bull test and reserve driver. formula1.com. 2008-01-16 [2008-0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1-19).

^ Beer, Matt. Sato no longer in Red Bull reserve frame. Autosport (Haymarket Publications). 4 March 2009 [15 February 20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4).

^ Loeb to join F1 test with Red Bull. Autosport. 3 November 2008 [4 November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6 November 2008).

^ Webber aims to improve on 2007. autosport.com. 16 January 2008 [16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January 2008).

^ Longer wheelbase, new aero concept for latest Toyota. formula1.com. 10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January 2008).

^ Trulli commits to Toyota future. formula1.com. 28 July 2006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March 2008).

^ Toyota announce Kobayashi as third driver. f1-live.com. 2007-11-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1-18).

^ Glock to race for Toyota in 2008. formula1.com. 19 November 2007 [19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November 2007).

^ Vettel: Starting '08 with '07 car has advantages. formula1.com. 28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1 January 2008).

^ New Toro Rosso hits the track in Spain. formula1.com. 16 April 2008 [16 April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April 2008).

^ Bourdais secures 2008 Toro Rosso seat. formula1.com. 10 August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January 2008).

^ Vettel to stay at Toro Rosso for 2008. formula1.com. 2 August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March 2008).

^ Honda targeting points at every race. formula1.com. 29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 February 2008).

^ Brundle, Martin. Honda keep Button & Barrichello. The Times (London). 19 July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4-18).

^ Wurz joins Honda as test & reserve driver. autosport.com. 2008-01-10 [2008-0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01).

^ Davidson returns as Honda tester. BBC News. 2008-06-12 [2010-04-25].

^ Barrichello staying with Honda for 2008. formula1.com. 19 July 2007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March 2008).

^ February launch for new Super Aguri. formula.com. 8 January 2008 [9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January 2008).

^ Super Aguri pulls out of F1. ITV-F1.com. 6 Ma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09).

^ Super Aguri put into administration. ITV-F1.com. 7 Ma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09).

^ Force India usher in a new era at Mumbai launch. formula1.com. 7 February 2008 [11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0 February 2008).

^ Exclusive interview – Spyker's Dr Vijay Mallya. formula1.com. 10 October 2007 [10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October 2007).

^ 44.0 44.1 44.2 Fisichella, Sutil, Liuzzi confirmed at Force India. formula1.com. 10 January 2007 [11 February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1 January 2008).

^ McLaren launch the MP4-23 in Stuttgart. formula1.com. 2 July 2008 [20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January 2008).

^ Hamilton commits to McLaren until 2012. formula1.com. 18 January 2008 [20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January 2008).

^ Kovalainen confirmed at McLaren. autosport.com. 2007-12-14 [2008-02-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2-22).

^ Kovalainen to partner Hamilton at McLaren for 2008. formula1.com. 14 December 2007 [14 Dec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07).

^ Mallya and Mol are new Spyker owners. formula1.com. 10 May 2007 [14 Jan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1 October 2007).

^ And the 12th team for 2008 is.... formula1.com. 28 April 2006 [22 June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October 2007).

^ Prodrive rule out 2008 Formula One entry. formula1.com. 23 November 2007 [23 Novem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1 December 2007).

^ Super Aguri set to cut 30 jobs. autosport.com. 20 November 2007 [2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5 January 2008).

^ Indian group considering Aguri investment. autosport.com. 31 January 2008 [2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 February 2008).

^ Super Aguri F1 team confirms new partner and drivers for 2008 season. Super Aguri F1 team official website. 10 March 2008 [10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November 2008).

^ Super Aguri withdraw from Formula One. autosport.com. 6 May 2008 [6 Ma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September 2009).

^ 2008 FIA Formula One Calendar. formula1.com. 24 October 2007 [24 October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4 October 2007).

^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Singapore F1 GP. [2007-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1-08-31) (英語).

^ Singapore confirms 2008 night race. formula1.com. 11 May 2007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7 May 2010).

^ Night-time practice and qualifying for Singapore. Formula1.com. 31 January 2008 [3 Februar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3 February 2008).

^ Indianapolis won't host US GP in 2008. autosport.com. 12 July 2007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McLaren, Microsoft confirm ECU supply. autosport.com. 11 December 2006 [11 December 2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12 December 2006).

^ Traction control axed from 2008. formula1.com. 30 March 2007 [30 March 2007]. (原始內容存檔於3 July 2007).

^ Teams agree engine penalty rule tweak. ITV-F1.com. 18 Januar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19 January 2008).

^ 64.0 64.1 64.2 Understanding F1 2008: New regulations. f1complete.com. [9 March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18 March 2008).

^ F1 Rule Changes for 2008. Formula1.com. 18 January 2008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March 2010).

^ Cockpit safety to improve in 2008. autosport.com. 26 September 2007 [3 May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3).

^ Bridgestone to be sole tyre supplier. formula1.com. 6 July 2006 [6 July 2006]. [失效連結]

^ Bridgestone to mark extreme wet tyres in 2008. formula1.com. 3 July 2008 [3 July 2008]. (原始內容存檔於8 July 2008).

^ Jones, Bruce. Final Results 2008. The Official ITV Sport Guide: Grand Prix 2009 . London, England: Carlton Books. 2009: 116–117. ISBN 978-1-84732-262-3 –透過Internet Archive. 含有內容需登入查看的頁面 (link)


曼城直播
CBA历史上身高最高球员记录保持者及其表现回顾